萬華舊稱艋舺,出自平埔族語「 vanka 」,為獨木舟之意,文獻中亦曾記為「莽葛」或「蟒甲」。噶瑪蘭通判姚瑩在《台北道里記》中云:「暖暖地,在兩山中, 俯臨深溪,有艋舺小舟,土人山中伐木,作薪炭坊料,載往艋舺」,由此知艋舺極可能為番舟的停泊處,因而名之。日本時 代行政區域改制,將台北廳原本直轄的艋舺、大稻埕、大龍峒三區改設台北市,艋舺一名才正式廢除,此後便被稱 為萬華

      乾嘉之際,地理變遷再次左右了歷史的發展-大嵙崁溪的河床日漸淤塞,使新莊沿岸船隻停泊不便, 失去了船運之利,加上漳泉械鬥頻傳,終至使其退出主宰台北盆地經濟的角色,而以泉人為主的艋舺渡頭正好在這演變中漁翁得利。

         位於盆地中心的艋舺,背臨平原,經過乾隆三、四十年間水利系統不斷地開展,形成物產豐饒的廣大腹地, 而人口的增加也使輸入需求急速擴大,這些因素成就了本地在貿易上的優勢,因此艋舺繼新莊之後成為 水陸輻輳之商業中心,盛極一時,甚至在道光年間贏得「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美稱。 在當時,艋舺可以說是北台灣第一大城,商業帶動了繁盛,而此不能不歸功於活躍在本地的「郊商」。

        艋舺最著名的三郊包括「泉郊」(又名頂郊)、「北郊」、「廈郊」(又名下郊),依其生意往來的目的地 而有不同的獨立商業組織。泉郊最早成立,以泉州貿易為主;而北郊當中,往天津、錦州、蓋州的船稱為「大北」, 往上海、寧波則稱「小北」;另廈郊則赴廈門貿易,在艋舺的勢力不大,此因艋舺位處大漢溪和新店溪交會的淡水河 濱,地理位置優越,因此起卸貨物的碼頭成為郊商的命脈,各家勢力競相角逐,因為爭奪地盤的利益,時有激烈的械鬥, 咸豐三年「頂下郊拼」(即頂郊與下郊發生械鬥),下郊失敗後,被迫遷出艋舺,進入大稻埕地區,在同光年間成為大稻 埕最重要之郊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