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腦:起起落落的北臺產業


  在19世紀時,全世界樟腦的生產地點集中於臺灣和日本兩地,出口量彼此競爭而互有消長。另外,當樟腦被應用在不同的用途上,或是樟腦的用途又可以被其他原料所取代時,也會造成世界對樟腦市場需求的增減。所以臺灣的樟腦出口就在這些複雜因素的影響下,產生了起起落落的情形。

樟腦的價值
  樟樹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樹種,隨著人類發現樟樹的不同用途,其利用方式以1890年為分水嶺可分作兩個階段:

  • 1890年以前
    樟樹主要用在木料和藥材兩方面。樟樹耐潮又防蟲,不但可以製造一般傢俱,更可以用在船隻的製造上。清廷官方甚至在樟樹多的地方設置軍工匠,專門負責砍伐戰艦所需要的樟木。 由樟樹所提煉出來的樟腦則是治療風濕、皮膚病、霍亂的藥材,另外還可以作為火藥、香水、線香的原料,用途極廣。
  • 1890年以後
    1869年美國人發明合成塑膠(又名「賽璐珞」),可以使各種消費品既便宜且大量地被製造,例如玩具、鈕扣、容器等等,而合成塑膠的主要原料之一就是樟腦,於是使得樟腦產業更加勃興。不過,此種技術的應用要到1890年左右才成熟,所以臺灣受到的影響主要也在1890年後才漸趨明顯。
樟腦的製作過程
  從樟樹提煉出樟腦的過程,首先必須先在山上清出一塊平坦之地搭建山寮(即腦寮),然後工人們將樟木的根部刨成碎片,再放入上面倒扣一個陶缸的木桶內,下面燒水蒸煮,每天要加添兩次樟木碎片,連續薰蒸十天。蒸氣會使樟腦被釋出,並在陶缸上形成結晶,提煉樟腦的過程於是大功告成。

工人先將樟木砍倒,再將樟木含腦較高的根部刨成碎片
照片來源:何鋯,《殖墾時代台灣攝影紀事》(武陵:1988)、應大偉,《一百年前的台灣寫真》(圓神:1995)

刨樟木的工具:手鋒仔
照片來源:黃紹恆,〈簡述北部台灣樟腦製造史〉,
《竹塹文獻》第11期(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9)

刨好的樟木屑裝袋運送
照片來源:黃紹恆,〈簡述北部台灣樟腦製造史〉,
《竹塹文獻》第11期(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9)

製作樟腦的腦寮
照片來源:王雅倫,《法國珍藏早期台灣影像》
(雄獅美術:1997)

以磚瓦、木桶製成的腦灶
照片來源:王雅倫,《法國珍藏早期台灣影像》
(雄獅美術:1997)

樟腦的產區
  樟樹主要的分布地點在淡水河的支流大嵙崁溪(今大漢溪)上游地區,因此在1887年(光緒13年),劉銘傳除在臺北設立 「臺北樟腦硫磺總局」外,又在三角湧(今臺北縣三峽)和大嵙崁(今桃園大溪)成立腦務分局,負責與樟腦相關的管理或收 稅等事務。
  不過樟樹在清末和日本時代採伐過度,又未加以造林或補種,因此往昔山區樟樹蔚然成林的景象已不復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