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溯源」計畫為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之一,於民國八十七年十月起
由臺灣大學負責策劃執行,以先前「臺大數位圖書館與博物館」計畫的成果為基礎,結合
圖書館、歷史學系、人類學系、地理系、圖書資訊學系及資訊工程學系等單位共同合作,
以富有聲光影像之多媒體方式並配合虛擬實境技術呈現淡水河流域的地理、環境、歷史和
人文,期能透過此數位博物館,帶領民眾了解居住環境的變遷,引發民眾關懷本土的情操
。同時此數位博物館的內容亦希能充實中小學之歷史、地理、社會等課程教學內容與教材
,促使教學活潑化,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增加學習效果。
本計畫內容包括主題展示區、虛擬實境、資料搜尋區,以及教學互動區四個部分:
虛擬實境:有別於「主題展示區」概念性的平面展示方式,「虛擬實境展示區」將建築的概念加入,模擬出三度(3-D)的立體展示空間,讓觀眾在與資料互動的過程中認識與了解淡水河流域的地理與人文發展。 資料搜尋區:由數個不同種類的資料庫,如古文書(淡新檔案、伊能文庫、岸裡大社文書、人類學系所藏古文書)資料庫、相片資料庫、地圖資料庫、器物資料庫、書目資料庫、手繪圖資料庫等組成,收錄台灣大學所藏與淡水河流域相關的資料,並提供檢索功能,讓學者、研究者及民眾可查尋所需資料。 教學互動區:主要提供中小學課程之教材及教學使用,希望藉由教學資源的提供及開放式的討論區與觀眾產生互動,以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本區內容包含四部份:
「淡水河溯源」計畫下分三個子計畫,第一子計畫負責古文書、照片、地圖等資料的掃瞄及metadata著錄等數位化工作,以及書目資料的整理;同時亦負責教學互動區內容的規劃與製作。第二子計畫負責主題展示區之美工設計、主題展示單元內容之腳本撰寫、編輯與呈現。第三子計畫負責虛擬實境技術之開發與設計,以及資料庫搜尋功能的設計與製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