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
  萬華舊名艋舺,其由來乃是在淡水河岸的原住民把挖空的樹木製成的小舟即叫做 Man- Kah,是用來從事交易的,漢人則用漢字「艋舺」來表示它的音譯。

●板橋:
  板橋舊名枋橋,是台語發音,意思是「木板所做的橋」。地名的由來是因為在清朝乾隆年間, 人們曾在今天板橋西方的一條小溪上,蓋了一座木橋,以利通行,久而久之,人們習稱枋橋, 民國九年日據時代,才改名為板橋。

●新莊:
  新莊最早稱為武嘮灣社,因為住著平埔族武嘮灣社的住民而得名。 又稱為「海山口」,因為它的位置正好在出入海(三峽、大漢溪流域)和山(鶯歌、靠山) 的要口,換言之,它是位於進入海山地區的入口處。

●樹林:
  樹林舊名風櫃店,因當初先民開發本地時有很多打鐵店的風櫃,因而得名。清乾隆年間, 河水氾濫成災,成為澤地,為防土地流失,廣植樹木,逐有樹林之名。

●三峽:
  三峽因位居三角湧溪、大嵙崁溪及橫溪三條河交會之處,並略呈三角形,故稱為三角湧。

●大溪:
  大溪舊稱「大姑陷」,是來自於當地的凱達格蘭族霄裡社人稱大漢溪的譯音。 後因大溪李芳騰高中進士,又改為「大科陷」;清朝剃劉銘傳再將之稱為「大嵙崁」。

●新店市:
  新店市的舊名為「文山」, 但因當地山胞與居民交易頻繁, 商業店鋪林立, 故又名「新店」。清末稱為「新店堡」。日據時改為「新店庄」。民國三十四年, 台灣光復後,改為「新店鎮」。民國六十九年升格為縣轄市,始正式命名為「新店市」沿用至今。

●深坑:
  深坑舊名「簪纓」。相傳清高宗二十年(一七五五),閩南大旱,泉州人許宗琴舉族渡海來此 地墾拓,初名「簪纓」,接著產生「番亂」,獨簪纓以地易守而悻免,所以改名為「深坑」, 係本鄉四面環山,形似坑底,故名。

●汐止:
  汐止以前稱作「水返腳」,是因為基隆河漲潮到此又折返而得名。基隆河流經汐止,貫穿而過, 每當海水漲潮時,海潮溯著淡水河到汐止便折返,因此當夜闌人靜的時候,時常聽到海汐、河汐相繫的 聲音,非常悅耳,當時就以「水返腳」為名,後來改為「汐止」,因為「汐」與潮相同,「止」就是終 的意思。

●基隆市
  基隆地名的起源有多種傳說:

  1. 基隆外海有一小島,狀似雞籠,因此被人稱為雞籠山,於是雞籠附近的城邑就叫雞籠了。
  2. 過去來自大陸的先民,站在高山上可以聽到對岸福州的雞叫聲,所取名為雞籠山。
  3. 清朝時沈葆楨認為雞籠名稱不雅,而他又積極主張開發台灣,於是上奏改名基隆,意謂「基地昌隆」。
  4. 基隆地區原是凱達格蘭族大本營之一(以居住社寮島及基隆大沙灣一帶為主),凱達格蘭的 發音如果省略凱達兩字,而取格蘭發音,與圭蘭或基隆的閩南語音相近,於是有了基隆的地名。
  5. 平埔「凱達格蘭」族老家,漢人聽成河洛語的「雞犬加籠」,後簡稱「雞籠」,清代把「雞籠」 改稱「基隆」表示「基地昌隆」。
●松山:
  松山原名「錫口」,位於台北盆地東北方。「錫口」二字是閩南語發音,也就是平埔族人所稱的「河流彎曲之處」。

●士林:
  士林舊名為八芝蘭,譯自原住民平埔族「溫泉」的意思,到了清末由於科名特盛,文風蔚起,因而改稱為 「士林」,是取自「士子如林」的意思。

●淡水:
  淡水舊名為滬尾。「滬」係指攔魚的籬笆,「尾」即為河的末端,意思是指建於淡水河口的村莊, 設有魚器「滬」之處。簡單地說,滬尾即是指淡水河末端設有石滬的地方。
  另外,在閩南語裡「滬」和「雨」諧音,指此地多雨,但過了這裡雨就停了,所以叫做「滬尾(雨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