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來鄉
│石碇鄉
│坪林鄉
│新店市
│深坑鄉
│永和市
│中和市
│文山區
│大溪鎮
│三峽鎮
│鶯歌鎮
│土城市
│樹林鎮│ │新莊市 │板橋市 │平溪鄉 │瑞芳鎮 │汐止市 │基隆市 │南港區 │松山區 │內湖區 │中山區 │士林區 │萬華區 │大同區│ │中正區 │北投區 │八里鄉 │三芝鄉 │淡水鎮│ |
【新店溪畔的城鎮知多少?】 烏來鄉 烏來鄉是台灣北部的山地鄉,居民以泰雅族山胞為主,桶後溪、南勢溪流經境內,山水相映,風光極佳。烏來鄉位於台北縣的大同鄉、員山鄉交界,是全台北縣最大的一個鄉鎮,泰雅族山胞散居其間。相傳從前有山胞打獵經過這裡,發現了溫泉,驚訝地叫著:「烏來客衣魯」(溫泉的意思)。後來福建人到這裡,就照這個發音簡稱為「烏來」。台灣光復後,行政區成立,仍稱為「烏來鄉」。烏來鄉是目前台北縣唯一實行山地管制的區域,全鄉遍佈丘陵和山地,有烏來溫泉、烏來瀑布、山地文物館、信賢瀑布、台車風光、空中纜車、雲仙樂園、仙遊峽谷、娃娃谷、紅河谷、洪荒谷、扭扭關、長龍山莊、小溪頭、洪荒水壩等,形成一處「人間仙境」。 泰雅族耕獵文化下的烏來
泰雅族在台灣各地方有許多分支,烏來鄉的泰雅人屬於賽考列(Seqoleq),傳說中他們原來是居住在賓斯布干(現在的南投縣仁愛鄉瑞岩)的泰雅族部落,後由於濁水溪的兩岸耕地狹小,無法滿足日漸增多的人口,為了生存只得分家,各自向外努力,以求種族延續。其中一支在三到四百年前來到了北台灣的大漢溪一帶,在這段遷徙發展史中,留下了一段民族英雄「武塔」的美談:由於大漢溪一帶原來是斯卡馬雲族(賽夏族)的領地,傳說在泰雅族來到這裡以後,大頭目武塔的兒子和斯卡馬雲族少女發生戀情,卻不幸被斯卡馬雲族人殺害,武塔為了報仇,帶領族人與斯馬卡雲族決一死戰,幾經波折後以智取勝,不但為兒子復仇,更尋得落地生根的家園。武塔族人的後代,以三光(Gaogan)一帶為中心,形成很多部落,不斷發展繁衍分支再遷徙,其中遷徙到現在烏來鄉的族群,因為居住在烏來到屈尺一帶,所以被稱做「屈尺群」。 【烏來鄉名勝古蹟知多少?】 寶藏巖 寶藏巖創建在清初康熙二十年(西元一六八一年),是台北最古老的佛寺中的一座,當時因為在臺北盆地的漢人比較少,平埔族的人口比較多,墾拓時期有一位出家人在台北盆地的邊緣蓋寺廟弘揚佛法,這座寶巖寺就是重要歷史見證。而寶藏巖因為是靠山崖搭建起來的,所以稱為巖,又被稱作石壁潭寺。寺廟前的新店溪在古時候可以讓船隻通行。經過好多次的修建,目前所看到的雖然大多是比較晚期改建的建築物,但是仍然有些石柱、石彫、木彫和石碑是清代原來就有的東西。嘉慶三年所樹立的「觀音亭碑」就有詳細敘述這座寺廟的緣由。特別是許多懸掛在門旁或柱子上的楹聯,大多是泉州安溪移民的落款,也為安溪人開拓公館及景美一帶作了見證。
石碇鄉 石碇位於台北縣南側,地近景美溪上游,北與汐沚鎮相隔,東界平溪鄉,南鄰坪林鄉,西為台北市木柵區,石碇溪與烏塗溪於境內交會。石碇鄉開發很早,清乾隆末年,泉州移民前來開闢,因為溪中有很多巨石,奇特而且碩大,先民認為它們看起來很像唐山過台灣時怕翻船所壓的大石,所稱此地為「石碇」。又有一說,說是石碇溪巨石纍纍,人民出入必須跨越橫陳在溪中的大石頭,就像跨越門檻(台語稱「戶碇」)一樣,因而得名。日據時期稱「石碇庄」,台灣光復後改為「石碇鄉」。鄉民大多依賴種植茶葉為生,煤產也聞名全省。現在石碇西街的集順廣場就是當年茶葉的交易場所。最有名的茶則是「文山包種茶」,後來因為北宜公路經坪林出宜蘭,沒有通過石碇,最後因為交通地位低落的關係,使石碇茶葉王國的盛名,被坪林鄉奪去。
坪林鄉 坪林鄉位於台北縣的東南側,東邊與宜蘭縣相連,北邊與石碇鄉、雙溪鄉、平溪鄉為鄰,南邊是翡翠水庫域及烏來鄉,是文山茶和包種茶的主要產地。坪林鄉在明末清初時,已經有漢人這裡來開拓,因為山坡度就像梯子一樣,於是大量的種植茶樹,茶樹種滿整遍山坡地,像是森林一樣,所以取名為「坪林」,日據時期稱為「坪林庄」。台灣光復後,改庄為鄉,開始稱為「坪林鄉」。街道兩旁大小茶行林立,當地人稱之為「一品茶香」。鄉內北勢溪橫貫,溪岸兩旁綠草遍地,是最理想的露營營地,因此坪林鄉除了茗茶以外,也享有「露營天堂」的美譽。
新店市 新店市的舊名是「文山」,因為當地山胞與居民交易頻繁,商業店鋪林立,所以又名「新店」。清末稱為「新店堡」。日據時改為「新店庄」。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改為「新店鎮」。民國六十九年升格為縣轄市,正式命名為「新店市」,沿用至今。境內除了名聞遐邇的「碧潭風景區」之外,其他如獅頭山、情人谷、銀河洞、濛濛湖及梅花湖等,也是景色優美的名勝風景區。
深坑鄉 深坑鄉位於台北縣的南側,山川相繚,頗富靈氣,以產茶和煤礦著稱。深坑是因為以前的「深坑庄」得名。相傳清高宗二十年(一七五五年),閩南大旱,泉州人許宗琴舉族渡海到這裡來墾拓,當初命名為「簪纓」,接著產生「番亂」,只有簪纓因為地形容易守禦而倖免。深坑鄉四面環山,形狀很像坑底,所以改名。日據時期稱「深坑庄」。台灣光復後改為「深坑鄉」,清仁宗嘉慶時有人從安溪帶來優良種茶,在「榤魚坑」栽植,這是台灣茶的開始,也就是「文山包種茶」的起源。內街的「黃家古宅」建築年代悠久,古色古香,是目前台灣少數保存完整的古宅之一,是一處值得我們前往巡禮的古蹟。 【深坑鄉名勝古蹟知多少?】 石泉巖 是清代深坑通往艋舺淡水河出口的茶路中途站,在清光緒二年(西元一八七六年)建立,至今約一百一十五年。石泉巖是寺後有一泉水從石頭中間湧出而得名。石泉巖又稱六張犁祖師公廟,建廟時曾經發現一個形狀像眼鏡蛇身盤繞在烏龜背上的石雕古物,稱為龜蛇石,大約有一千多斤重,相傳切忌誤坐或觸摸,否則會帶來厄運。但由於年久失修,整座廟已經失去古貌,只剩佛像依然存在。
永和市 永和市位於台北縣北部,地形複雜,呈不規則形狀,東北區三面隨著新店溪的蜿蜒,與台北市互相接連,市鎮發展以工商業為主,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市鎮。永和市是平埔族山胞「秀朗社」的故址。民俗學考據,「秀朗」是荷蘭譯音。永和市原來與中和市同屬中和鄉,民國四十九年,才從中和鄉分出,改為永和鎮。民國六十八年升格為縣轄市,始稱為永和市。境內名勝保福宮、代天府、北聖宮及河濱公園,都是市民閒暇膜拜與休憩的最佳去處,尤其境內的「永和豆漿」更是名聞全省。
中和市 中和市過去是以「中坑」、「漳和」二莊得名,是古時候平埔族山胞秀朗社的故地。清聖祖康熙四十七年,陳順章開闢秀朗;世宗雍正時,林成祖闢漳和,是為中和市的原拓者。「漳和」是開闢時的古名,土地是漳州人所闢的,為求吉祥,所以這樣命名。「中坑」則是以地勢和方位取得這樣的名字。後來取兩莊之一字合為「中、和」。日據時,稱為「中和庄」,台灣光復後改庄成「中和鄉」。民國四十九年,永和鎮從中和鄉分支而出,民國六十八年一月一日,與永和同時升格為縣轄市,才正式命名為「中和市」。市內並有名勝古蹟「圓通禪寺」。
文山區 文山區位於台北市南郊、新店溪以東,東臨深坑鄉,西與新店市、永和市及中和市相望,是一個小型的盆地。乾隆年間,先民由景美沿溪進入開墾。到嘉慶道光時漸形成街肆,西邊設有萬盛、十五分兩莊,東邊沿河以木樁圍柵。光緒初年設置台北府,仍然屬於淡水廳。日據時期劃歸為台北州文山郡,隸屬深坑莊管轄。民國三十九年三月一日政府為了方便政令推行和事實之需要,將深坑鄉畫為景美、木柵、深坑三個鄉鎮。民國五十七年七月一日改隸台北市,分為木柵、景美兩區。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台北市行政區調整,將景美和木柵合併為文山區。 木柵地名的由來 先民在開墾木柵的期間,景美溪對岸山區是原住民居住的場所,原住民經常下山攻擊,先民為了禦防原住民來襲,所以在景美溪的右岸,北由今天的開元街頭,南到更寮山麓的渡船頭(今政大操場)渡口處,用粗的像圓桶的高長水樁編紮成為柵欄,並設柵門作為出入渡口的孔道,這就是木柵地名的由來。又因柵的發音「ㄓㄚˋ」有殺伐之氣,所以老一輩都刻意將「柵」發輕聲「ㄕㄚ」音,聽來輕柔一些。 景美地名的由來 清鄉紳郭錫鎦興建塯公圳,引水灌溉農田,從大坪林到景美溪一段,搭建木槻運送水,所以新店橋頭處稱「槻頭」,景美這端稱「槻尾」。日據時期,日本人不認識「槻」字,所以將它改為「景尾」。後來鄉紳認為「尾」字有「末」的意思,陳情改為「景美」。今天老一輩的人以閩南語稱「景美」時,「美」字依然發「ㄨㄟˇ」音,而不念「ㄇㄟˇ」。 【文山區名勝古蹟知多少?】 塯公圳 台灣水利工程,當作蓄水功能的稱為「陂」,比較大的叫「潭」,再大的叫「湖」;以灌溉為主的叫「圳」。 塯原址在拳山、大加臘兩堡一帶,以現今從新店、經景美,到羅斯服路四段為主幹。紀念碑立在臺灣大學西側新生南路三段的紅磚人行道上。在清乾隆五年(西元一七四○年)破土開川,到現在已經二百五十年了!塯公姓郭名錫塯,又稱錫流,別號天賜,他引新店溪青潭的水,匯成川道,從新店大坪林興建陂蓄水,經過景美溪、溪仔口、公館街、到內埔,再分成三支,灌溉九千二百多甲的土地,歷經三十年才完成。清嘉慶年間稱為大坪林青潭大圳。後來,錫塯積勞成疾病逝,鄉人感念他的功勞,更改圳名為塯公圳。 景美集應廟 傳說是在唐代「安史之亂」的時候,當時安祿山叛變,黃河南、北兩岸的許多官吏都紛紛投降,只有幾位忠臣義士寧願死也不肯屈服,忠勇奮戰,壯烈犧牲。死守堆陽城的太守許遠及大將張巡,就是其中之一。安祿山之亂平定後,皇帝為了追悼許遠,所以封他為「荊州大都督」,另外張巡則封為「揚州大都督」,並且蓋了一座「雙忠廟」來祭拜他們。民間傳說在許遠死後,玉皇大帝為了嘉許他的忠勇氣節,封他為神,專管驅逐蟲害和保護禾苗,所以農民如過想要五穀豐收,就要奉拜他。後來黃巢之亂,在河南光州一帶有「高」、「張」、「林」三個姓氏家族遷往福建,到達安溪,都是經由神明的指引,才能一路上平安,並且順利到達,所以就在安溪太平鄉建集應廟來祭拜他。一直到宋代時,又封許遠為「保儀尊王」,張巡為「保儀大夫」,也有傳說張巡是「保儀尊王」,許遠是「保儀大夫」。清朝乾隆初年,高、張、林三姓的後代子孫,從福建搬遷來到台灣北部(現今景美溪一帶)開墾,當時正好遇到災害發生,由於神明保佑他們,才能平安渡過,因此就奉保儀尊王為守護之神,並尊稱為「翁公」。後來,三個姓氏的家族分別向外開墾,各自蓋了集應廟來祭拜。所以,現在在文山區就有三家集應廟,分別是景美高家廟、木柵張家廟、萬隆林家廟。其中,景美集應廟的歷史最悠久,現在已經被列入三級古蹟。因此,必須保留古蹟的原來面貌,而不能隨便任意的改建,所以現在也是三座廟中建築最老舊的一座了。現在的位置在景美夜市裡面,仍然由高家子孫來祭拜。廟裡面供奉的是保儀尊王,是在咸豐十年(西元一八六○年)蓋的,剛開始的位置是現在景美國小的位置,後來在同治六年(西元一八六七年)搬遷到現在的地址。 義芳居古厝 義芳居古厝是一座單進五間有左右護龍的三合院住宅,在清光緒二年(西元一八七六年)由陳榮來所建的,列為第三級古蹟。義芳居的建築是台北盆地典型的古宅,也就是它的正身入口是呈現凹壽式,正身和護龍是由堅固的磚塊和石頭砌成的厚牆,牆上有許多暗藏的槍孔,具有防盜的功能。義芳居的槍樓造型、牆面開闢用台北土砂岩做地基的石框窗戶、屋頂燕尾的高翹弧度等,這些都是當時祖先從福建省安溪來到台灣開墾所帶過來的當地建築特色。
|
【大漢溪畔城鎮知多少?】 大溪鎮
大溪鎮位於淡水河的主要支流大漢溪旁,是原住民凱達格蘭平埔族以及泰雅族人的居息地舊稱為「大姑埳」,他們管大漢溪叫「大水」,譯成漢音為大姑陷,後因認為不吉利,才改稱為「大姑崁」,後來因為大溪李芳騰高中科舉,才將姑改為科,清朝劉銘傳將之為大嵙崁,一直到日據大正九年,才改稱為「大溪」。 【大溪鎮名勝古蹟知多少?】 觀音亭 在中正公園南邊約一公里處,有一座矗立在大漢溪畔的獨立山峰;因為山容秀麗,彷彿一朵蓮花浮在水面,所以名為蓮座山,有「一品名山」的雅稱。蓮座山觀音亭創建於清朝,當時曾有高僧遊歷到這個地方,對此地的明媚風光流連忘返,就在林中打坐念經,精誠所至,林中群石居然點頭,因此當地百姓興建廟宇供奉神明。 齋明寺 位於大溪鎮員林里,主祀觀音菩薩,佔地約三甲,創建於清道光30年,是本鎮所有齋堂中最古老的禪寺。寺後靈塔隔著大漢溪與大溪街道相對峙,遠眺近望都是美景,自古「靈塔斜陽」即是大溪八景之一。寺前石板古道有杜鵑、細竹夾道,老禪寺顯得花木扶疏,環境幽靜。 李氏古厝 李氏古厝是月眉李金興家族子孫李騰芳的宅第,建於清咸豐十年到同治三年之間,費時約五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桃園唯一的二級古蹟。兩進五護龍式的李氏古厝,厝前廣場有四個象徵舉人功名的旗竿台,兩側護龍共有四面窗,上頭有瓜果雕飾,手工細膩渾厚;正廳掛有「大夫第」扁額,後進正中高懸「文魁」二字。古厝雖然已經顯得斑駁,但閩南宅第之美,仍表露無遺。 普濟堂 普濟堂創於民國十年,主祀關聖帝君,香火鼎盛。民國六十八年農曆六月二十三日 蔣總統經國先生特別將珍藏的青銅關公坐像贈送給普濟堂,廟方特以三獻古禮迎奉開光入祀正殿,為本鎮增添一份無上的殊榮。每年六月二十四日關聖帝君誕辰是大溪的年度盛事,當天各民間社團都擺出陣頭遊行繞境,鑼鼓喧騰,熱鬧非凡。 大溪教會 大溪教會起源,根據馬偕牧師日記記載,西元一八八九年十月三十一日設立大嵙崁教會,歷史悠久。
三峽鎮
三峽是位於三角湧溪、大嵙崁溪及橫溪三河交匯的地方,大約呈現三角形,開墾的先民將這個地方命名為「三角躅」;相傳明朝初年還沒有開放的時候,就已經有漢人來到這個地方探險。剛開始三角湧是屬於諸羅縣海山堡管轄,到清嘉慶年間,人口聚慢慢增加變成聚落,才改叫做「三角湧」。湧,是閩南語「起浪」的意思,一直到了日據時代,才改為「三峽」。 【三峽名勝古蹟知多少?】 長福巖清水祖師廟
三峽的祖師廟是三鶯地區安溪人的信仰、社會、經濟中心。廟裡面供奉的是清水祖師爺。 宰樞廟 創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的宰樞廟,供奉主神為玄天上帝,廟口前方是早年三峽溪可通舟楫時的船運碼頭,如今溪水清淺,讓人難以想像當年人舟喧嚷的繁華景象。
鶯歌鎮
「鶯歌」地名的由來是因為此地的山上有一塊突出的岩石,形狀類似鶯哥,所以此地命名為「鶯哥」。鶯歌鎮在清朝光緒年間名為鶯歌石庄。民國九年,日據時期改為鶯歌。 【鶯歌鎮名勝古蹟知多少?】 鶯歌石 鶯歌石是鶯歌鎮最具傳奇色彩的名勝,穿鑿附會的傳說更增添它的神秘性,較廣為人知的傳說是鶯歌石會吐霧食人,瘴氣蔽天,迷人去路。延平郡王鄭成功率軍擊敗荷蘭人後,行經該處被瘴氣所阻,士兵被鶯歌石吐霧所吞食,上兵於是開巨砲轟斷它的頸部,瘴氣才逐漸散去。更聳動的傳說則是相傳西元一八六一年,鄭成功率兵擊敗荷蘭人後,安撫各地歸順的原住民,經過此地聽聞有一隻巨鳥為害百姓,這隻巨鳥是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的酋長飼養的,為了替百姓除害,鄭成功便用弓箭射穿巨鳥的咽喉,巨鳥中箭後,長鳴一聲衝到山頭上,眾人四處找尋,只見山頭有一個像鸚鵡的巨石,喉嚨間有一個空洞,顯然是被箭射穿的傷痕,大家才知道這塊巨石就是那隻為非作歹的巨鳥,因此便管它叫「鶯歌石」。 石觀音 石觀音位於鶯歌鎮中正一路的巷內,可以跟孫臏廟旁的小路連接,也可以從後山連接到鶯歌石附近,這個宗教宏道殿堂的另一個名稱是「妙善宮」。 龜公廟 「碧龍宮」起源於神奇的龜公石,原來稱作「龜公廟」,因為名稱不雅,後來才改稱「碧龍宮」,它的位置是在一一四縣道旁的山上,有登山步道與鶯歌石、孫臏廟相通,還有涼亭可以鳥瞰鶯歌鎮。
土城市
漢人來到台北盆地開拓的歷史,是從康熙末年,也就是十八世紀初開始的。根據陳夢林的《諸羅縣誌》,康熙五十年(西元一七一七年),台北盆地只有原住民族社而還未曾有漢人居住;但是到了乾隆二十五年(西元一七六○年),新莊、艋舺、士林、擺接等地都有漢人聚集的村落,並且形成了小市集,成為漢民與原住民雜居共同生活的景象。
樹林鎮
樹林的舊名叫風櫃店,當初先民開發時有很多打鐵店的風櫃,因而得名。清朝乾隆年間,河水氾濫盡成澤國,沿岸高埠種植林木,以防土地流失,於是有樹林之名。樹林原是龜崙山胞居住的區域,到鄭成功來到台灣之後才逐漸開發。 【樹林鎮名勝古蹟知多少?】 聖蹟亭 一百二十年前樹林曾經建了一座名叫聖蹟亭的燒字亭,又稱惜字亭,根據樹林市誌記載:清末地方讀書人認為,任意丟棄寫過字的紙是很不敬的行為,所以山簡煉氏募款創建聖蹟亭,集中燒毀廢字紙,以示尊重。到光緒年間,王作霖秀才還以籌集基金的利息,每年舉行祭典,可見當年風光。聖蹟亭曾被列為三級古蹟,現在位於樹林潭底公園內,外觀並不起眼。
新莊市
新莊最早稱為武嘮灣社,因為這裡住著平埔族武嘮灣社的原住民而得名。清朝乾隆時期,這裡稱為興直堡新莊街。「新莊」是指新形成的村莊,清朝初年,大量漢人來到這兒開墾,於是聚集形成了一個新的村莊;街指的是因為新莊正好位於新莊平原上,人煙稠密的市街中心。新莊也有人稱為「海山口」,因為它的位置正好在出入海(三峽,大漢溪流域)、山(鶯歌,靠山)的要口。所以一看到海山口的名字,就知道它是位於進入海山地區的入口處,也就是現在新莊路靠新樹路一帶。目前新莊還有一個海山里,就是當時海山口的一部分。 【新莊市名勝古蹟知多少?】 慈祐官 漢人自大陸來台,須要橫渡風浪險惡的台灣海峽,生命毫無寄託與保障。因此,漢人移民普遍信仰故鄉傳統的神佛,尤其是航海者的守護神-媽祖。在康熙年間,移民開闢之初,先建一個小廟加以崇祀;隨著新莊平原的拓墾發展,移民越來越多,香火也日益鼎盛。雍正年間,新莊因地利之便,成為南北交通要衝與貨運集散中心,市集繁榮;移民豐衣足食之餘,感念媽祖的庇祐,於是利用舟楫之便,由福建運來石材、磚瓦、杉木,聘請匠師將過去奉祀媽祖的小廟,改建成具有相當規模的「天后宮」,成為台北盆地居民的信仰中心。乾隆十三年時新莊街大火,劫後廟宇多有重修,宮內後殿鑲有「乾隆拾陸年辛未歲冬月吉旦汀州永定縣弟子江月暄敬獻」的雕花神案,就是當時添置的。同時,為避火山之氣,在正殿後面開闢池塘,引水鎮火,比喻為「美人照鏡」。當時改叫做「慈祐宮」,不過一般文書、史志,仍然稱作「天后宮」。 武聖廟 新莊武聖廟,創建於清朝乾隆年間,是當時新莊紳士胡焯猷等董事倡建。連大師雅堂先生認為「新莊武聖廟,係在清朝乾隆二十五年(西元一七六○年),由貢生胡焯猷在興直堡新莊倡建,祀漢壽亭侯關羽」,新莊武聖廟建廟之初,興直堡(今日的新莊)為台灣北部第一個開闢的大鎮,自然該廟也是淡北地區最大的武廟。 地藏庵 地藏庵,新莊人俗稱為大眾廟或是大眾爺廟,位置在新莊市中正路,在乾隆二十二年(西元一七五七年)創建。相傳最早剛開始只有奉祀文武大眾爺,後來才供奉地藏王菩薩。農曆五月初一日是新莊市一年一度的大拜拜,也是地藏庵(俗稱大眾廟)文武大眾爺(文大眾爺指貧病路倒的屍骨,武大眾爺則為械鬥或喪生於兵燹的亡魂。)的平安祈福日。通常在五月初一的前二天,會進行繞境暗訪活動。所謂的暗訪是一種驅鬼的宗教儀式,由判官率領眾關將走訪大街小巷,把所有鬼魂驅逐出街鎮之外,到了五月初一這一天,新莊地區的大小廟宇,集結成各種陣頭,在地臟庵前面各顯神通,祭典過後,在廟裡分發平安符與鹹光餅,用來祈求身體健康,並免除災禍。 文昌祠 新莊文昌祠供奉文昌帝君。清朝雍正七年(西元一七二九年)慈祐宮重修時配祀文昌帝君。到了嘉慶十八年(西元一八一三年)由新莊縣丞曹汝霖捐獻建造文昌祠慈祐宮右後側,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才被搬到現在的位置。文昌祠歷經一百二十一年,歷經八次的重新修整,因為具有開發與歷史的價值,而且保留比較完整,目前列為三級古蹟。 廣福宮 以前稱為「三山國王廟」,建於清乾隆年間,座落於新莊路,宮內主祀巾山威德報國王連清化、明山明肅寧國王趙助政和獨山弘應豐國王喬惠威,是廣東潮州人士的守護神。後殿奉祀三乃夫人。清朝光緒年間曾焚毀於大火之中,直到光緒十四年再由潮州籍人士發起重建,並於民國二十五年重修更名為「廣福宮」。此宮素雅清幽,且具有新莊廟宇的特色--前殿高於後殿的建築設計,也是台北地區少有的客人廟(專門供奉客家人信仰神祇的廟)之一。
板橋市
板橋舊名枋橋,台語發音,意思為「木板所做的橋」。地名的由來是因為在清朝乾隆年間,人們曾經在今天板橋西方的一條小溪上,蓋了一座木橋,方便大家通行,久而久之,人們習慣稱枋橋,民國九年日據時代,才改名為板橋。 【板橋市名勝古蹟知多少?】 三落大厝 清道光二十五年〈西元一八四五年〉,林本源家族在板橋首先建了一座弼益館,做為落腳的地方,不久又建造三落大厝、五落新大厝、白花廳以及林家花園,在林家全盛時期,這些建築總共加起來有一、兩萬坪。目前五落新大厝、白花廳已經改建成林園大廈;林家花園則捐給政府,經過規劃重建後,開放為收費公園;只有三落大厝仍由林家保管,做為祭祖的用途。 林家花園 林家花園在清光緒年間陸續興建,歷經許久才全部完工,據說總共花了五十萬兩,相當於同時期建造的台北城總經費的兩倍。無論是規模的龐大,材料的選用或是施工的繁複考究,在當時都是非常難得的。因此有「園林之勝,冠於北台」的說法,是台灣園林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日據時代,還曾經利用此地,辦了一次大型的園遊會。台灣光復後,林家暫時將花園借給難民居住,園林景觀被許多的臨時違建佔據,加上觀稼樓在西元一九○七年倒塌,花園已經不如往日的優美典雅。民國71年開始整建計畫,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底總算完成重建。重建後的林家花園,除了部份建材與建築形式取材於原來建築外,大都是重新翻修或者全部改建。 接雲寺 清朝時期,泉州人從艋舺的龍山寺,遠遠看到現在中和市石壁湖山慈雲巖裡的燈火,他們認為這樣會破壞風水,屢次將慈雲巖破壞,漳州人不服輸,也多次重建廟宇。後來為了佛寺安全,才由板橋林家的林國芳將神像迎接到板橋供奉,就是接雲寺,接雲寺外觀最大的特色,就是有一座大大的山門和有佛像浮雕或是連續的”卍”字構成的圍牆,由此可知,接雲寺是一座佛教的寺院。 大眾廟 板橋大眾廟是紀念漳、泉械鬥中死去的漳州人,由林本源家族與板橋士紳興建,主祀的是大眾爺,陪祀文、武將軍。大眾廟通常是祭祀死於械鬥的亡魂,或是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有些「有應公廟」、「萬善同歸廟」,也具有同樣的性質。大眾廟也常常奉祀佛教或道教的神佛,用來超渡及安撫亡魂。 大觀書社 大觀書社是板橋地區教育的起源,明治三十二年(西元一八九九年),在書社的位置創立枋橋公學校,並且利用書社的經費來經營。後來林家在現在板橋國小的地點,是枋橋公學校建設新校舍,並且做了一座建學碑作為紀念。
|
【基隆河畔的城鎮知多少?】 平溪鄉
平溪鄉名取自現在平溪村的舊名「平溪仔」,因為地形的關係,基隆河在鄉內多急流,只有在平溪村附近的水流較和緩,因此名為平溪。
瑞芳鎮 在北迴鐵路尚未鋪設前,從宜蘭縣往來台北地區都靠基隆河水路運送補給,瑞芳鎮對外的水運接駁渡口柑仔,也就是現在的柑坪里(俗稱內瑞芳),成為台北地區往返噶瑪蘭(宜蘭)必經的地方,後來金瓜石、九份地區陸續發現金礦,採金人潮絡繹不絕,尤其必須經過柑坪里。當時在接駁渡口附近有一家雜貨店叫「瑞芳號」,日用雜貨俱全,而且當時的商店也只有這一家,所以人們在河旁打招呼、閒聊時問說:「你要去那裡?」人們往往回答說:「我要去瑞芳啦!」(其實回答者的本意是:「我要去瑞芳號買東西啦!」),因此因習成俗,久而久之「瑞芳」就成為這個地方的地名。
汐止市 汐止以前稱作「水返腳」,是因為基隆河漲潮到這裡又折返而得名。基隆河流經汐止,貫穿而過,每當海水漲潮時,海潮溯著淡水河到汐止便折返,所以當夜闌人靜的時候,時常聽到海潮、河汐相繫的聲音,非常悅耳,當時就以「水返腳」為名,後來改為「汐止」,因為「汐」與潮相同,「止」就是終的意思。
基隆市
基隆地名的起源有多種傳說: 【基隆市名勝古蹟知多少?】 安德宮 安德宮是基隆暖暖區最古老的廟宇。清乾隆五十九年(西元一七八四年),有一位來自福建安溪移民來台的商人,帶了媽祖、清水祖師及保儀大夫三尊神像,他從淡水乘船到暖暖來謀生並且定居,這三尊神像就在家宅中供奉。後來隨著暖暖人口漸多,來朝拜的人也漸多,於是暖暖附近的人集資籌建,在清嘉慶六年(西元一八0一年)建造木造廟宇來供奉。目前安德宮已經過整修, 僅存廟門前的石板廟埕和一對石獅子是嘉慶年代的古物。 二沙灣砲台(海門天險) 基隆港在清代中葉之後,逐漸成為台灣北部重要的門戶。清道光二十年(西元一八四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次年英軍即進攻基隆,但是被守軍擊退,基隆的海防開始受到重視,當時在東岸正對門口的二沙灣築砲墩八座。到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劉銘傳督辦台灣防務,認為基隆是台北的咽喉,計劃在港口增築砲台。中法戰爭時,法軍登陸基隆,守軍退到獅球嶺抵抗,基隆港側的砲台被摧毀不少。戰爭後,劉銘傳積極購砲築台,引進西洋技術,並向英、德洽購大砲,這是台灣有計劃地建造西式砲台的開始。劉銘傳在基隆建造了兩座大砲台,聘請德國人鮑恩士擔任監工,構造較為堅固。二沙灣山丘形勢險要,高度也夠,可以控守港口正門。後來又重建新的洋式砲台,這就是現今所看到的砲台。二沙灣砲台現在保存的部份建築有城門、營舍牆基、大階梯、砲座、子牆及貯彈藥室。 獅球嶺砲台 清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中國因為安南問題與法國發生戰爭,法海軍提督孤拔率艦侵犯基隆。當時劉銘傳主持台灣北部防務,為加強鞏固海防,聘英國技師建造數座砲台,而位於基隆港南方獅球嶺上的砲台即屬於其中的一座。獅球嶺砲台雖然是基隆港最內陸的防禦砲台,但是因為視野良好,能有效地控制全港。在光緒二十一年(西元一八九五年)割臺之役,日軍與抗日義軍對峙。獅球嶺是進攻台北的必經要衝,而且是扼守基隆的最後據點,雙方都視為必爭之地,後來日軍雖然攻佔獅球嶺砲台,但抗日義軍的奮勇抵抗也讓日軍受到重創,在獅球嶺砲台寫下了抗日的英勇史蹟。(來源:基隆文獻:1古蹟之旅) 清代鐵路隧道 劉銘傳擔任台灣巡撫時,積極建設地台灣,推行洋務運動,光緒十三年五月在台北設立台灣鐵路局,派人到南洋招募商股,並聘請德國人墨爾漢為工程監督,英國人馬利遜為總工程師,先從台北到基隆勘測路線計二十八點六公里,同年六月在台北大稻埕開工,歷經艱辛,於光緒十七年竣工,行經路線為大橋頭、台北、錫口(松山)、南港、水返腳(汐止)、八堵、基隆。這條鐵路的修建,以基隆獅球嶺的隧道最為艱鉅,前後長達三十個月才鑿通。由於隧道內地質狀況多變,因此整個隧道用磚、石塊與自然鑿出三種不同的方法鞏固洞壁,整個隧道在洞內呈曲線狀,坡度起伏比今天的山線還要大。北端洞口比南端洞口高了許多,是因為隧道由兩端開挖,挖了一部份後才發現北側挖得比較高,只好多往下挖一些,以便南北兩端能夠接通,因此北側的洞口比南側洞口高出五公尺。 白米甕砲台 白米甕砲台位於基隆港口西岸高地,與東岸的和平島互為犄角,共同扼住基隆港口,形勢非常險要,可能早在三百多年前的西班牙及荷蘭佔據時期就曾建置砲台,所以又被稱為荷蘭城砲台。白米甕砲台創建於光緒年間,中法戰爭時曾被登陸的法軍佔領,現在看見的形狀和樣貌,是日據時期由日軍就其原址改建而成。 大武崙砲台 大武崙在基隆港囗西側,扼守著港口的西線,與東側的貢子寮及二沙灣砲台互成犄角。在清道光二十年(西元一八四○年)的中英鴉爭及 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的中法戰爭時,清廷都曾經派軍駐防。現今所見的大武崙砲台,正確的創建年代不詳,但依據它的構造設計的特色來看,應該是日據時期改建的結果。砲台的主要射程包含基隆港囗的東北、北及西北三個方向,戰略的考慮非常周密。
南港區 南港區名取自境內的南港、三重、中南等里的舊名「南港仔街」,以及舊庄、大豐二里的舊稱「南港仔庄」。因為聚落建在基隆河的南岸,與汐止北方(現在的拱內、拱北二里)的北港對稱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是與基隆港對稱而稱為南港。
松山區 松山原名「錫口」,位於台北盆地東北方。「錫口」二字是閩南語發音,也就是平埔族人所稱的「河流彎曲之處」。錫口因為濱臨基隆河而得舟船之便,在清同治時最盛,曾有「小蘇州」的稱譽。 【松山區名勝古蹟知多少?】 慈佑宮 慈佑宮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最初名為天后宮,由福建安溪先民所捐建,祭祀媽祖神像,松山區最早就是以此宮為中心而漸漸發展。慈佑宮中現存有匾額「利濟參天」,是乾隆四十八年所留存的古物,另有光緒十四年的古匾「海德咸春」,頗具歷史價值。
內湖區 「湖」,閩南人指低漥的盆地叫湖,內湖因水陂很多,而內部卻是平坦的盆地,閩南人移民來此落腳後取名為「內湖」。又因為昔日境內有一個東西狹長的內湖大陂以及菱形的十四陂,藉以供給灌溉稻田,所以才稱為「內湖」。 【內湖區名勝古蹟知多少?】 林秀俊墓 台北盆地是由清初漳州人、泉州人及粵人入墾所開發起來的,其中林秀俊被認為是相當重要的一位開拓先驅。墓的形制採用傳統閩南式,以墓丘為中心,前面設置石雕墓碑,左右肩石夾立,矮垣層層彎曲伸展呈環抱狀,前有寬廣的墓庭,格局開展,是依據傳統風水理論建造出來的結果,這座墓墓是台北盆地內少數完整保存的清代大墓。 碧山巖 碧山巖建於清嘉慶十六年,座落於內湖碧山的尖峰,主要祭祀開漳聖王,俗稱陳聖王,是唐末開拓福建漳州地方、被視為漳州人的守護神。寺後有一間小廟,祭祀著三尊石塊,香火很盛。關於這三尊石塊,有一個傳說故事,相傳在清康熙末年,有一位漳州人,將他從家鄉帶來的開漳聖王廟的香灰懸掛在一塊神石後,就匆匆離去。到清乾隆十六年,聖王忽然顯靈,那塊懸掛香灰的神石突然分裂為三塊,傳說中間那塊是聖王的化身,左右兩塊為李將軍與馬將軍的化身,從此以後居民每有祈求,都有靈驗,於是附近的黃、郭、林、簡、鄭五姓,共同發起在該處建立石室小廟來供奉。
中山區 區名是因為景仰 國父中山先生而命名的。中山北路一段火車站附近的「梅屋敷」是日據時代最高級的旅舍, 國父來台時曾經在這裡落腳休憩,光復後「梅屋敷」改名為「國父史蹟紀念館」,館內的陳列開放供人參觀。為了紀念 國父孫中山先生締造中華民國的偉業,將此區命名為「中山區」。 士林區 士林舊名是八芝蘭,譯自原住民平埔族「溫泉」的意思,到了清末由於科名特盛,文風蔚起,因而改稱為「士林」,是取自「士子如林」的意思。 【士林區名勝古蹟知多少?】 圓山文化遺址 圓山文化遺址有全台灣地區規模最大的史前時代貝塚,以及十分豐富而且精緻的考古標本,是台灣考古上最早被發現的史前時代遺址之一,年代約距今四千年前到二千五百年前之間。圓山貝塚包括兩層文化,上層為赤褐色粗素面陶器文化,又稱貝塚文化,下層為繩紋陶器文化。圓山文化遺址保存大量食用後的貝殼、獸骨、魚骨和各類陶、石、骨角器,從這些資料中,學者推測當時的人已有進步的農業,種植稻米等種子植物,並且大量狩獵和撈捕河湖甚至海洋中的魚貝。有嚴謹的社會組織和象徵信仰體系的農耕儀禮,生前有拔齒的習慣,死後埋葬為仰身直肢葬或屈肢的甕棺葬,甕棺內並有精美的玉製耳玦陪葬,居住的房屋可能是木柱和草搭蓋,並聚居在一個較小範圍內,呈集居的狀態。 劍潭古寺 劍潭古寺是台北市內最古老的廟宇,原來的位置在劍潭北岸、劍潭山南麓,今中山橋北岸,背山面水,風景極清幽。劍潭寺正好位於基隆河的彎曲處,附近劍潭渡船頭可通到此寺,於是成為船夫與乘客中途休憩的地方。平時廟中燈火昏黃,猶如航行基隆河船舶的明燈,而寺中又有觀音菩薩庇護,因此參拜者很多,香火十分鼎盛。民國二十六年,日本人為了擴建台灣神宮(現在的圓山大飯店位置),強迫此寺遷移到大直北安路,也就是現在劍潭寺的所在地。據說在清康熙年間,由廈門的僧人從普陀山請來觀音神像,當時這位僧人走到劍潭,遇到一條大蛇阻道,就在此歇下來睡一覺,沉睡中觀音托夢,要他在劍潭築廟,此寺才因此而興建。現在寺裡古物很多,如觀音 神像、送子觀音石雕、十八羅漢金剛、古香爐、雙龍柱及大神案等。 芝山岩文化遺址 民國六十八年,雨農國小興建教室與工務局修路,分別在校園挖到貝層,在石頭公廟挖出大量貝殼,因而發現芝山岩文化遺址,隨後出土的有彩陶、黑陶、石器、木器、草編、藤編及炭化帶穗稻米,其年代約在紀元前四千年。 芝山岩隘門 建於清道光五年(西元一八二五年),是漳泉分類(因為祖籍不相同而產生的分類)械鬥的遺蹟。此門是為昔日漳州人的防禦工事,全部用石材建築,石城上設雉堞、銃孔。原來有東門、西門、南門、北門,現在僅存西門。門內有惠濟宮、大墓公諸聖蹟,門外巨巖上刻有「洞天福地」四大字。 芝山岩惠濟宮 惠濟宮又稱芝山岩廟,創建於清乾隆十七年(西元一七四六年),奉祀漳州先民視為守護神的開漳聖王。道光二十年鄉紳潘永清在惠濟宮後側建文昌祠,開設義學,文人雅士常聚會在這裡,一時文風蔚起。日據以後,日本人設芝山岩學堂,開辦日語學校,受到當地鄉民的仇視,在清光緒二十二年發生芝山岩事件,鄉民義勇殺死日本人學務官等六人,事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曾在這裡撰文立碑。
|
【淡水河畔城鎮知多少?】 萬華區(艋舺) 在淡水河岸與漢人住民從事交易的原住民族,把挖空一棵樹木製成的小舟(用於交易)叫做Man-Kah,漢人用漢字「艋舺」表示它的發音,換句話說,就是音譯。清代和日本時代都承襲「艋舺」之名,但後來日本在變更地名時,依這個「Man-Kah」的發音,由日語同音的「萬華」抵充。用國語讀起來,就變成「Wan-hwa」,發音完全不同,不過,在台灣,直到今天,還是固定地寫為「萬華」,讀成「Man-Kah」。 【萬華區名勝古蹟知多少?】 艋舺龍山寺 相傳清朝雍正皇帝在位的時候,有一位三邑人(廣東省泉州府晉江、惠安、南安三個地方的人合稱「三邑人」),來到龍山寺附近一棵榕樹下休息,在他覺休息夠了之後,準備動身繼續趕路之前,想就地找個地方方便,為了怕褻瀆神明,於是將他身上的護身香袋暫時掛在樹枝上,不料匆匆忙忙急著趕路,竟然忘了將香袋帶走,而這個寫著「龍山寺觀音佛祖」的香袋,在月光下竟然閃著光芒,這光芒驚動了當地人,以為是觀音佛祖顯聖,於是紛紛上前來膜拜,有人向菩薩許願,竟然應驗了,因此一下子增加許多善男信女,而有了籌募資金建廟的提議。 清乾隆三年(西元一七三八年),許多來到艋舺開墾的三邑人移民發動募款興建龍山寺,乾隆五年(西元一七三八年)才完成。鼎盛的香火和來往頻繁的人群,帶動了周圍商街的興起,使得艋舺從沿河一帶往內地發展。 地藏王廟 艋舺地區的地藏庵,又稱作地藏王廟,主要祀奉的神是地藏王。這座廟興建於清朝乾隆二十五年(西元一七六0 年),清道光十八年(西元一八三八年)的時候又重新修整。原本是民間私人擁有的財產,在日據時期為了避免被日本人收管,於是將管理權移轉給龍山寺管理。這座廟只有一個殿堂,供奉的地藏王左右兩邊站立的是很有名的范、謝兩位將軍,也就是大家口中常說的門神。廟裡面有很多木雕,具有特別的古趣。地藏王前面的供桌上則是清朝光緒二十五年時候的香爐,另外地藏王神位的上方有一座刻著「地藏王廟」的匾額,是清朝光緒八年的時候所設立。地藏王廟到現在仍然保持著清代單殿式的寺廟建築風格,建築結構相當簡潔,整座廟的雕飾有一種樸拙的氣息,廟的旁邊有一座大眾廟,是在清乾隆二十五年興建的,兩座廟的歷史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每年的七月三十日是地藏王菩薩的生日,在這一天,信徒們一定會為地藏王舉辦大型的普渡慶典儀式。 青山宮
青山宮也就是俗稱的青山王宮或青山王館,清朝咸豐六年(西元一八五六年)創建,主要祀奉的神是靈安尊王,簡稱為青山王。那時候,正當艋舺這個地區的市街逐漸繁榮興盛,清咸豐四年(西元一八五四年),卻發生一場大瘟疫,這個時候惠安地區的漁民趕緊返回家鄉,奉請青山王來到台灣,途中經過現在的青山宮廟所在的位址,神像就好像定住了不肯往前走,得到瘟疫的人紛紛趕到這裡祈禱請求青山王的幫助,根據傳說當時相當靈驗,因此信徒一下子增加很多人。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
清水巖祖師廟和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並稱「台北三大廟門」。廟裡面奉祀的清水祖師,在民間的傳說非常多,根據文獻的記載,清水祖師,又有人稱為麻章上人、蓬萊祖師、烏面祖師、落鼻祖師、清水真人和昭應大師,誕生在宋朝福建永春縣,俗姓陳,名字叫應,又有人說名字叫昭。 料館媽祖廟(啟天宮)
清朝剛開始的時候,居住在艋舺這個地方的人,全部都是泉州的移民,但是當地同族同姓的觀念非常濃厚,所以當艋舺和對岸的大陸各個港口交易繁盛的時候,當地的三大姓各自占據一個勢力範圍,例如:第一水門是屬於黃姓家族的勢力範圍,第二水門是屬於林姓家族的勢力範圍,第三水門則是屬於吳姓的勢力範圍。清道光初年到光緒皇帝在位的時候,由於新店溪上游開始有人將砍伐後的樟樹,利用水路交通載運木材到淡水河口岸的環河南路,使得當地形成裝卸木材的中心,稱作「料館街」,也就是「木材街」的意思。 學海書院
學海書院是目前台北市唯一擁有的一座書院建築,建造在清道光二十三年(西元一八四三年),以前的名字叫做「文甲書院」。清道光二十七年(西元一八四七年)閩浙總督劉韻珂來到台灣巡視,將名字改為學海,並且在匾額上題名為學海書院。 西門紅樓
西門紅樓是一座紅磚建造的八角形二樓的西洋式建築,這是日據剛開始台灣興建比較早的市場。西元一八九六年台北西門的外面,首先設立了木造簡單的市場,之後在一九0八年正式建造包括八角形紅樓與十字形的建築,當時也稱為新起街市場,為西門附近的居民提供日常需要的貨品。同時全台所蓋的市場後來大都已經改建,只有西門紅樓存留下來,對台灣繁華的現代民生建設事業上具有歷史價值。 育嬰堂碑
或許住在廣州街附近的人們稍為眼睛雪亮的話,會發現在廣州街二百四十三號的舊仁濟醫院門邊,嵌了一塊艋舺碩果僅存的「淡北育嬰堂碑」,以前就因這個地方興建了一座類似今天孤兒院的育嬰堂而有名,現在的仁濟醫院便是育嬰堂原來的地址。 老碼頭區(龍山河濱公園)
淡水河是以前蘊育艋舺這個地方發展的河流,現在的環河南路一帶就是過去大陸移民來到台灣、經商、對外貿易來往的碼頭區,當時共有三個起卸貨物的碼頭,分別在今日一號、二號、三號水門的位置,當時被艋舺三大家族黃姓、林姓、吳姓三大勢力所佔據。 水仙宮舊址(西昌街夜市)
清朝乾隆皇帝的初期舺地區的郊商為了祀奉他們信仰的神祇─夏禹,特地在桂林路與西昌街交叉口興建「水仙宮」。因為傳說中商船如果在海上遭遇風暴,只要船員頭髮披散,手持筷子,做著划船的動作,口中學著戰爭時擊鼓的聲音,就能夠渡過難關,平安地返回家鄉,而這樣的動作被人們稱作「划水仙」。由於郊商必須在海上從事貿易,所以除了媽祖,郊商特別崇拜祀奉水仙王。
黃氏宗祠
黃氏宗祠原本是艋舺地區一位富商黃祿的私人住宅,創建在清道光年間。清咸豐年間,洋人要在黃祿的住宅附近興建茶館洋行,引起群眾公憤,經過官方交涉和解,而當時艋舺郊商黃龍安,也出面排解這項糾紛,一場官司才能順利解決。黃祿為了感念這場風波,於是無條件地將家宅中央前後進房屋及土地捐出來,永久充當作江夏種德堂黃姓大宗祠。
大同區 這是台北開發較早的舊市區,日據時代住在台北的日本人稱為「大稻埕」,是台灣人的街,和當時台北城內的日本人街作區別。台灣光復的時候,台北市行政區域暫時沿襲原來的制度,民國三十五年二月開始進行規劃,將台北市規劃為十大區。大同區也就是依照日據時代的蓬萊區、太平三區、大橋二區、大龍峒下區等五個區域合併而成。又因為大同區管轄內有孔廟和大同路(也就是現在的大同街),為了紀念孔子世界大同的精神以及當時大同路所具有的代表性,所以取名為大同。 大龍峒地名的由來
在台北市的西北角,淡水河與基隆河交匯的地方,開發比艋舺晚,而比大稻埕早,以前是凱達格蘭平埔族巴浪泵社(Pourapon)的舊地,這就是現在的大龍峒。 大稻埕地名的由來 大稻埕位於台北盆地中央,大概的範圍是從忠孝西路北城門往北到民權西路台北橋下,也可以說是從淡水河畔直到重慶北路一帶。台北盆地未開發前,一片荒煙蔓草的大稻埕,原是平埔族山胞「圭母卒社」的居住地。大稻埕地名的來源,是由於清朝康熙末年,閩南人在艋舺北邊奇武族社所在地,淡水河河岸種植水稻,農家到收割的時候,就把一捆捆的稻穗搬到淡水河岸,在那裡曬稻子,因此就把那塊曬稻子的場地叫做大埕,久而久之,大家就稱這個地方「大稻埕」。「大稻埕」這個地名,就是從農家把收割的稻穀等農作物曬在淡水河邊的情況而產生的,又因臨近淡水河,因而稱之為稻江。直到道光年間,福建同安人林藍田到基隆賣搖鼓(雜貨),生意越做越大,後來開了一家名為「林益順」的貿易商店,咸豐元年(西元一八五一年),當他知道有一群海賊將要洗劫他家,趕忙連夜從基隆搬到大稻埕,在中街(今迪化街一段)定居下來,並蓋了三幢店鋪,這是大稻埕店鋪的開始,也是市街的發展起點。 【大同區名勝古蹟知多少?】 保安宮 傳說在乾隆七年(西元一七四二年),同安先民剛移民到大龍峒開墾的時候,當地的氣候非常不穩定,到處有瘴癘疫疾發生,因為水土不服而死了很多人,於是有人回到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的慈濟宮,向他們以前信仰的守護神保生大帝,乞求分火到大龍峒奉祀。因為當時民生困難,人力不夠,所以只有用木造蓋起一間很簡陋的廟宇來供奉,但由於保生大帝神蹟顯赫,有求必應,時常顯靈濟助人民,因此當地居民為了感念保生大帝的保佑,在乾隆二十年(西元一七五五年),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將草木搭蓋的小廟翻修為正式宮廟,歷經五年才完成。 老師府(陳悅記祖宅) 陳悅記祖宅為清末台北著名的老師陳維英的故居,創建於清嘉慶十二年(西元一八○七年)。這裡之所以被稱為老師府,是因為陳維英曾經擔任福建生教諭,仰山及學海等書院的院長。陳維英晚年的時候,還在圓山(也就是基隆河中山橋旁南方的地方)蓋了一間叫做太古巢,生平作育英才,加上曾經被推舉為「孝廉方正」,他們家族中也有好幾位人曾經考中舉人,地方的人士,不分老幼都稱他為老師,這就是老師府的由來。 大稻埕碼頭
西元一八六二年,清朝簽訂天津條約,開放淡水港流域為國際通商港口,外國的商人紛紛到這裡設立洋行從事貿易,加速了大稻埕的發展。只是後來由於艋舺河沙淤積越來越嚴重,河港功能減弱之後,更顯得大稻埕地位的重要性,終於取代了艋舺,發展成台灣的經濟貿易中心。 台北稻江霞海城隍廟(霞海城隍廟) 霞海城隍廟本來蓋在艋舺八甲庄,是福建泉州同安下店鄉五鄉莊居民鎮守的神明。主要奉祀霞海城隍,另外還祀奉三十八義勇公。咸豐三年(西元一八五三年),因為「頂下郊拼」(淡水河碼頭的力伕吵架,引發頂郊──三邑人和下郊──同安人的械鬥)而被毀壞,才搬遷到大稻埕。廟的格局不大,但在台灣各城隍廟中,香火卻是最盛,信徒最多,有的信徒為了表示自己是應受處罰的罪人,特別製作紙製的枷鎖,掛在脖子上,藉此來祈求城隍的赦免。凡是所有祈求的人,為了報答神的恩賜,自願作城隍的契子,終身感懷城隍的恩德。每年五月十三日的城隍誕辰祭典盛況空前,有「五月十三人看人,迎神賽會甲天下」之稱。 陳德星堂
陳德星堂,清光緒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二年)原來位在台北城內文武街文廟的東邊,甲午戰後日本派兵佔據台北,這座祠廟被徵用為武德殿,於是暫時遷移祖先神位到宗親陳瑞星的住處。宣統三年(西元一九一一年),又因日本人打算以這座祠所在的地方興建台灣總督府,因此將陳德星堂遷移到大稻埕下奎町(現在的堂址),由陳氏家族的後代子孫出錢在民國元年興建,民國二年完工。 台北孔子廟
孔廟是中國儒家文化的具體象徵,大家都知道,山東曲阜孔廟是中國最大也是最古老的孔廟,它從孔子的故居演變而來,經過兩千年的擴建,形成宏偉壯麗的規模,並且成為中國各省孔廟模仿的藍圖。到了明清的時候,各地府縣大都建有孔廟,稱做儒學,具有教育功能。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位置在北門外邊的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它在清末劉銘傳管理台灣的時候是機器局,主要在製造機械及修理火車。日本佔據剛開始改為鐵道部用地,民國八年(西元一九一九年)建蓋成鐵道部大樓,台灣光復之後,改為鐵路局。 大同區老街
(1)、貴德街
(2)、迪化老街
(3)、布袋戲街 太平町 「太平町」是現在延平北路區在日治時期的名稱,是大稻埕文化、娛樂活動最活躍的地帶。當時各種新興思潮在世界各地翻湧不止,台灣的有志之士,受到衝擊而紛紛起身響應,延平北路就是他們主要的活動場所,抗日志士蔣渭水曾經以這個地方為據點,進行各項政治、社會的改革活動。現代化的各種劇院則是豐富了稻江人的休閒生活;著名的酒樓、咖啡館亦成為文人雅士、名流仕紳聚集談論的場所;新思想、新觀念,便這樣流傳在大街小巷,來到延平北路的人,很少不為這樣的氣氛所感動。新文化運動萌芽在富庶的大稻埕,然後向全島擴散,而延平北路,實在是一波波浪潮的思想中心,對於台灣近代政治、社會、藝術等方面,影響廣泛而深遠。
中正區 中正區從清光緒初年就被規劃到台北府城的「城內」,民國七十九年區里行政區域調整合併城中、古亭二區而成;區內政府機關林立,是台灣政治與文化中心,如中山堂現址即為清朝布政使司衙門所在,而巍峨的總統府則是日據時期最高威權象徵的總督府,此外,行政、立法、司法、監察等院以及各中央部會機關大多設置在這裡。 【中正區名勝古蹟知多少?】 台北府城
台北城的城門
(1)、東門(景福門)
(2)、西門(寶成門)
(3)、南門(麗正門)
(4)、小南門(重熙門)
(5)、北門(承恩門) 總統府
總統府的建築型式,屬於「文藝復興」式,是由日本建築師長野宇平冶設計,從一九一二年六月一日開工建造,到一九一九年三月完工。整個總統府結構是一個「日」字型,屬五層樓建築物,樓身大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部分混用磚石,總樓高約六十公尺,樓面與樓面距離達九公尺,兩邊各有一個天井,辦公室圍繞天井四週而建,整體結構十分堅實,外圍以紅磚與灰泥搭配精緻簡潔的雕飾,充分塑造出典雅莊嚴的氣勢。 台灣布政史司衙門 清光緒十三年(西元一八八七年),台灣建立行省。隔年,在台北府城西門寶成門內北邊,建設巡撫和布政使司衙門。也就是現在的臺北市延平南路中山堂所在地。民國十七年,日本當局為了紀念日皇裕仁登位,決定拆毀布政使司衙門,改建為台北市公會堂,將原來的門廳、大堂衡宇部份搬遷到植物園內西邊;花廳部份拆移到圓山動物園內。而西邊的台灣省林業試驗所陳列館,就是清代台灣布政使司衙門的原建築物,台灣光復後,改為林業陳列館,這是前清衙署碩果僅存的建築,深具歷史價值。近年由內政部增列為台北市第二級古蹟。
北投區 「北投」的名稱由來,主要是因為以前的「北投社」而得名,是台北地區開發最早的區域。北投在平埔族語有巫女的意思,傳說有巫女住這個地方,由於有巫者的祝禱,化解這個地方產硫磺的變化萬千困疑,因此而命名。 【北投區名勝古蹟知多少?】 周氏節孝坊
這座牌坊是在咸豐十一年(西元一八六一年)豎建的,主要是在表揚很早就失去丈夫的周氏,她為丈夫守節,一個人撫養孩子長大成人,還代替丈夫侍奉公公婆婆。因為她這樣的堅貞,所以蓋了這座牌坊來表揚。 溫泉浴場(溫泉博物館)
北投溫泉浴場興建在日治時期大正二年(西元一九一三年),是台北廳仿造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館興建的,一樓有大大小小的青磺溫泉浴池,二樓是一個瞭望台,由當時台北廳公共衛生單位經營管理。 草山教師研習中心
草山教師研習中心本來是草山公共浴場,創設在西元一九二九年,規模很大,裡面分男女浴池,其中八角形浴池最具特色。後來公共浴場被廢棄,改作台北教師研習中心。 長老教會北投教堂 這座用紅磚和木屋架蓋成的小教堂,風格很像英國的鄉村教堂,是加拿大來台灣傳教的吳威廉傳教士(William Gauld)在西元一九一二年所設計建造的。當時附近信徒有很多是北投的平埔族人,是一座具有相當歷史價值的建築物。 新北投公園拱橋 「倫敦鐵橋垮下來,垮下來,垮下來……」可是呢,我們新北投公園這座在西元一九一三年蓋的石造拱橋,可是歷久彌新喔!橋的側邊是用石頭砌成的,厚重粗獷又富有古樸的味道,造型典雅優美,和諧地融入公園內的自然景觀,在台灣,到目前為止,還沒發現同樣造型的古橋唷!不相信嗎?那就到公園去看看囉! 北投普濟寺
北投普濟寺是台灣的寺廟中很少見的日本真言宗佛寺,在日本大正四年(西元一九Ο五年)的時候,是當時鐵道員工寄宿依附而興建的寺院,所以又被人們稱作「鐵真院」。 北投台灣銀行舊宿舍 整座在西元一九二○年代興建的建築物就好像是一座橋樑似的,橫跨在溪谷的上面,充分配合當地的地形,可以看出設計人的深具巧思。剛開始是作為招待所之用,裡面除了西洋式客廳外,也有很多的日本式的房間,並且附設溫泉浴室,設備相當齊全,可視為一種和式與西洋式的混合風格渡假別墅。對日抗戰之後,改為台灣銀行眷屬宿舍。 前日軍衛戍醫院北投分院 前日軍衛戍醫院北投分院,是受日本統治剛開始的時候,利用北投溫泉所蓋的軍用療養所,大型日式建築物到現在還保持得很完整,正門依然保有當年的氣派,前後廊是這棟建築物的主要特色,周圍的庭院很寬廣,古木參天,整體環境沒有因為時間的改變而有任何的損壞。 吟松閣
吟松閣完成於西元一九三四年,是一座人文風格強烈的日本式木造旅館,它的地點在北投溫泉地帶。主要的建築物大多是用黑瓦鋪蓋的平房,從外觀看起來很幽靜典雅。 北投文物館
文物館最早是在一九二○年代興建的,做工非常精緻,也是台灣現在保存規模最大的單幢日本式純木造建築之一。日治時期是提供日本軍官休閒的俱樂部,一度還曾經成為神風特攻隊的招待房,讓出征前的年青壯士,在這裡泡溫泉、休閒享樂。當時的招待所裡還有慰安婦,提供一夜新娘,來安撫出征的青年。,光復後並成為外交部的佳山招待所,提供外交部及政府官員渡假的時候休息的用途。 不動明王寺石窟 這座擁有少見石窟形式的寺廟,創建於一九二五年代,是佐野莊太朗為祈求溫泉的生意興隆所蓋的一座寺廟。不動明王就是大如來的化身,屬於密教的真言宗,裡面還有人工瀑布、石窟和各時代所建立的石碑等石造遺蹟,相當具有文化宗教的價值。
八里鄉
八里鄉舊名八里坌,屬於凱達格蘭平埔族Parigong社的譯名。 【八里鄉名勝古蹟知多少?】 觀音山 觀音山位在淡水、八里和五股之間,是由火山岩所形成,總共有十八座連綿的山峰,千變萬化,從關渡、竹圍一帶看過去,山的形狀就好像仰臥的觀音佛像,而從圓山天文台遠遠地看,又像仰躺屈膝的菩薩,「觀音山」因為這樣聞名了起來。觀音山的主峰地形非常明顯,可以眺望遠處大屯火山群、四周翠綠的青山峻嶺,或是前面一望無際的湛藍大海、下雨時雲霧的變化,以及動植物和環繞的農業景觀,就好像置身在桃花源仙境一般。 廖添丁廟 在日本人統治的時代裡,誕生了一位英雄人物廖添丁,因為他奮勇對抗當時一些蠻不講理的日本人,替貧窮的台灣百姓渲洩平時被壓抑的心情。後人為了紀念他,在八里訊塘村興建此廟。 挖仔尾自然保留區 挖仔尾是一個瀉湖地形,除了有紅樹林水筆仔外,每天漲潮或退潮時都會吸引許多生物棲息,例如彈塗魚、招潮蟹等,同時在這裡出沒的鳥類非常多,因為這是鳥類喜愛休息的地方,目前已經被台北縣政府規劃為自然保留區,也是一個適合全家一起遊玩的自然生態教室。 十三行文化
十三行文化,這個階段的遺址散佈在台灣各地,包括北部的十三行遺址、中部海岸地區的番仔園文化、中部濁水溪中游河谷的大邱園文化、台南台地的蔦松文化以及東部海岸地帶的靜浦文化(或稱阿美文化)。 大坌坑文化遺址
大坌坑文化的年代大約是在七千年到五千年前之間,遺址位於八里鄉埤頭村的觀音山西北山麓和鳳鼻頭兩個地方外,還有台南縣歸仁鄉的八甲村和澎湖縣湖西鄉的果葉遺址等。因為大坌坑遺址的位置在山麓的西側山谷,正面對著大竹圍的山坡上,並且是最早被發現的台灣新石器時代遺址,所以被稱為「大坌坑」,因此就依照這個名稱來命。
三芝鄉 三芝鄉以前是凱達格蘭族分佈的地區,有「小雞籠」的稱號,這是凱達格蘭族族名的譯音。清朝末年被編入「芝蘭三堡」,後來漸漸就變成現在的「三芝」。 【三芝鄉名勝古蹟知多少?】 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 說起阿公李天祿,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阿公從事傳統布袋戲的演出、教學、和推廣總共有七十多年,很長的時間吧!所以他還活著的時候就獲得教育部頒發「重要民俗藝術布袋戲藝師」的特殊榮耀。為了使這項傳統藝術能夠長期傳承發展下去,於是阿公努力籌錢設立了李天祿文教基金會及文物館,小朋友有機會到三芝時,一定要去看看喔! 淺水灣海濱公園 淺水灣位於三芝鄉芝蘭社區,海濱建有「觀海平台」,可遠眺沙礁混合的海灘。緊鄰數公里的淺海礁石區,海洋生物棲息滋生,適合閤家拾貝、抓螃蟹、釣魚,是一個小而美的地方。 八連溪紅葉谷 源於竹子山麓的八連溪,又名八賢溪,溪水清澈、魚蝦豐富,為槭樹叢生的河谷地,入秋之後,紅葉遍佈,因而有「紅葉谷」之稱,迷人的景緻適合烤肉、戲水、露營等遊憩活動。
淡水鎮 淡水是一個充滿歷史的小鎮,位置在台北盆地淡水河的出口,就好像是看守著台灣的大門一樣,西元一八五八年因為天津條約的要求開港通商,於是就成了台灣北部最早開發的港口。淡水以前被稱作滬尾,「滬」的意思是指攔魚的籬笆,而「尾」就是指河的尾端,也就是說蓋在淡水河口的村莊,放有魚器「滬」的地方。所以,滬尾指的是淡水河尾端設有石滬的地方,另外在閩南語中「滬」與「雨」諧音,指這個地方多雨,過了這裡,雨就停了。街區本來稱滬尾街,港口就稱滬尾港或澹水港,根據傳說日本人因為滬尾的臺語發音Ho-be與日本神戶的Koube容易相混,而淡水本來是河流的名字,「淡」與「澹」字相通,是形容水勢很大和水波動盪的樣子,於是「滬尾」地名便由「淡水」取代了。
【淡水城鎮的興衰】
淡水河曾經是全台灣最忙碌的一條河,來往的船隻熙熙攘攘,好不熱鬧喔!如果沒有這條河流的滋潤,淡水的港埠活絡的情形,一定會大大改變,淡水人與淡水河長遠的歷史情感,實在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河口兩岸,觀音山、大屯山遙遙對看,山水互相連帶掩映。在先民剛來台灣墾荒的時候,淡水就是先民偷渡的主要地點,然後再沿著淡水河溯源而上,到達新莊、艋舺等地,不斷地向內陸開墾。後來,等到正式變成通商口岸之後,船隻來來往往,來自各地的商人都在這裡聚集,清咸豐年間,就是滬尾港埠最熱鬧的黃金時代,難怪淡水曾擁有「東方那不勒斯」的美稱呢! 【淡水河名勝古蹟知多少?】 淡水紅毛城 紅毛城原來的名字叫作「聖多明哥城」,是西班牙人在十七世紀的時候建造的,後來荷蘭人打敗西班牙人,佔領了這座城。由於荷蘭人在當時被當地人稱作「紅毛仔」,因此就這座城為「紅毛城」。在後來的三百多年之間,紅毛城換了很多個主人,清朝末年改為英國領事館,民國六十九年交還給我們,直到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整修完工,正式開放供大家參觀,全區分為紅毛城及英國領事住宅兩部分,從這裡眺望落日,就是昔日所謂淡水八景之一的「戌台夕陽」喔! 馬偕墓園(淡江中學)
馬偕博士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牛津部地方的人,也是基督教長老會教徒。出生在西元一八四四年三月廿一日,很小的時候就立志要到海外傳教。清同治十一年(西元一八七二年)三月九日來到淡水傳教,之後創立了淡水傳教本部。當時台灣省的百姓省民常常受到外國人的欺侮,所以非常仇視外國人,也因此馬偕剛剛來這裡的時候受到許多人的為難,後來大家看到他時常幫忙老百姓的種種善行,漸漸對他產生好感。馬偕在淡水住了二十多年,除傳教外,蓋了淡水學堂(現在的淡江中學前身)、馬偕醫館、理學堂大書院等,而且還行醫濟世,並有中西字典的著作,對近代西洋文化引進到台灣的貢獻很大。 女學校(淡江中學) 淡水女學堂是馬偕博士在西元一八八四年興建的,在當時首先開啟婦女入學的社會風氣,讓長久以來遭受壓抑的女性同胞也能受新式教育的薰陶,提升女性的社會地位,也為全台的婦女教育運動開先鋒。 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牛津學堂) 西元一八八二年,在現在的淡江中學西邊,有一座中西合璧的紅磚建築,就是馬偕博士親自設計監工的「理學堂大書院」,是馬偕博士為了在淡水培養教會和社會所需要的人才而設立的。但是當時教學的內容可不是只有學習基督教的教義、聖經內容而已喔!還包括天文、化學、物理學、地質學、體育、音樂、生活教育……等,教學的內容多得讓馬偕博士驕傲地說:「可以使驕傲的文人低頭,使自大的官吏悅服!」 滬尾砲台 滬尾砲臺,在淡水紅毛城的西邊大約半公里的地方。清光緒初年本來建有舊式砲臺,用來防守淡水港口。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中法戰爭發生的時候,清廷下詔把臺灣當作東南海疆重要地方,命令加強海防,於是重修滬尾砲臺,福建陸路提督孫開華並率領部隊駐守。這年八月,法軍從基隆轉攻淡水,戰事非常激烈,砲台遭到摧毀。之後,臺灣巡撫劉銘傳聘請德國工程師重建砲臺,砲臺工程浩大,是清代現代化臺灣的重要海防設施,不但富有歷史意義,且具有學術研究的價值。城門門額有光緒十二年(西元一八八六年)重建完成時劉銘傳所題「北門鎖鑰」,更顯得非常珍貴。 淡水重建街
重建街是淡水最早的市街,這是在嘉慶年間搭建完成的,位在福佑宮的旁邊,是一條由下而上發展的斜坡道路,因為主要是經營商業的用途,所以建築的房子都屬於「商店型住宅」:房子前面是當作店鋪用的,所以比較寬敞,後面是當作住家,而房子的中間為了採光和通風,所以留出天井,每家店鋪都有防盜的設備。 淡水福佑宮 淡水福佑宮,主要是祀奉天上聖母,相傳剛開始草創是在清乾隆間,現在的廟宇則是嘉慶元年(西元一七九六年)重建的。它是滬尾街最早的寺廟,這和淡水的發展關係相當密切。這座廟宇雖然曾經在日據時期重新建蓋,但是仍然保留嘉慶年間的石柱和門框,而「望高樓碑」更是具有歷史文獻的價值。光緒十二年(西元一八八六年),巡撫劉銘傳曾經奏請清廷賜予匾額,皇帝親手寫的「翼天昭佑」四字,到現在還懸掛在廟中。 淡水龍山寺
泉州人來到台灣,他們住的地方,常常會引來安海龍山寺觀音菩薩的香火,在開墾的地方繁榮起來之後,更會蓋廟宇來奉祀,祈求觀音能夠繼續庇蔭他們。台南龍山寺、艋舺龍山寺、鳳山龍山寺、鹿港龍山寺以及滬尾龍山寺等五大龍山寺都是這樣。 淡水鄞山寺
清道光二年〈西元一八二二年〉,人們用蛤蟆形設計這座鄞山寺,寺廟前面有一個半月形,這是象徵它的口;寺廟後面有兩座古井,象徵它的眼睛。寺廟內奉祀「定光古佛」,這是汀洲府的守護神,古佛神像是採用軟身雕塑法,神態很逼真。傳說定光古佛從小就出家,曾經為地方的人除去蟲害;當他肉身成佛之後,某年汀州城曾經遭到盜匪侵擾,古佛顯聖逐走盜寇,汀州人為了感念祂的聖蹟,於是奏請清廷敕封為「定光古佛」。 前清淡水總稅務司官邸 鴉片戰爭之後,英國、美國等外國船隻私底下曾經到淡水經營貿易,淡水港漸漸被列強看好,認為這是個具有潛力的市場。咸豐末年,台灣因天津條約被迫開放通商,淡水港因河口港的優越位置,被指定為國際貿易口岸,在西元一八六二年年七月開關徵稅。兩年後升為正口總理全台關務,更開放基隆為淡水的副港。現在還保存的「總稅務司公署」,是清末海關客卿的宿舍。 淡水清水祖師廟
位於清水街山坡終點的淡水名剎──「清水祖師廟」是在民國二十一年(西元一九三二年)重建的,建在一座高丘上。每年農曆五月初六的大拜拜,往往吸引眾多信徒參加,在日據時代已是經由日本政府認可的廟會。 台北縣忠烈祠 位置在滬尾砲台旁,是一座綠樹成蔭、景緻優美的忠烈祠,原本是日本人所興建的淡水神社,後來按照原來的基座重新修建,仍然保留原來基座的建築規模,宮殿式的外貌十分具有特色。
|